初創業的我們
記得就是大約在2014年的年尾,那時剛拍攝完自己的第一套微電影《衝》,開始萌生創業的念頭。說實話,開初創業並沒有深思熟慮,當時只是覺得有一班很夾得來而又同樣住在屯門的兄弟,有幾位定期找我們拍攝的好客。於是在想,與兄弟們在屯門分租一個車房大小的Studio維持基本經營應該不太難吧,EDGE - 我的第一間製作公司就是這樣開始。
創業的頭兩年並沒有找大錢,因為影片製作這個行業本來成本就真的很高,由攝錄器材到燈光、錄音設備到超高要求的電腦設備,所有都是我們的成本。當時我們能夠維持一定的收入,定時定候添置更完善的器材,對自己和同伴已經算有個交代。
2016年年中,明報訪問我們創業辛酸。當時有人說,我們幾個學生創業,用入門的器材、低廉的價格做爛市是行業之恥。但反過來說,我們這班剛入行、還未畢業的學生,試問又如何與提供高端技術的前輩相比?如果這一行的專業是如此容易被一批入門的創業家取締,或者我們都應該認真思考這一行是否真的有價值走下去。
當時的我很相信創業延後獲得的價值,當初一起工作的初創公司,現在都成長了不少,幾年前所謂「低Budget」的客人,到今日我們不用再「搭膊頭」而是「肩並肩」!在創業頭幾年,很多人告訴我應該計算成功機會才決定是否行動,但如果每件事我們都要經過計算先去做,大家的熱情和衝動很快就會消退,同時都沒有成功的機會。
2017年頭,我把EDGE結束了,但這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。
待續......
(攝於15年12月 Ricoh Theta m15)